中國快遞全行業2014年前三季度業務收入和業務總量分別達到2294.1億元(人民幣,下同)和2555.8億元,同比增長23.9%和34.3%,市場規模升至全球第二位。2014年全年數據出來后,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這是記者9日從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評審組獲得的信息。
2014年,中國國內快遞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在整個商貿物流業中一枝獨秀。據中國郵政總局統計,截至10月20日,中國快遞服務企業累計業務量突破了100億件,超過了2013年92億件的全年業務量。中國快遞業務總量從2006年的10億件增長到2013年的92億件,年均增幅高達37.3%。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流通產業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張昊分析稱,中國全國快遞服務企業累計業務量突破百億件業務量和高速增長數字的背后,是近年來促進快遞業迅速成長的兩大動力。一是“改革紅利”,2009年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以經營許可的方式放開了民營快遞業務,國家郵政在快遞業中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民營快遞企業的法律地位得以確立。由于體制機制障礙被掃除,民營快遞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迅速發展壯大;二是網絡購物快速發展,2014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僅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就達到了2888億元,增長了54.8%,加上限額以下企業的網上銷售,以及網絡C2C銷售,網購總額的巨量增長成為快遞業務“爆棚”的主要推手。
在中國的快遞行業中,民營快遞企業的經營實力已有了極大提升,成為舉足輕重的主導力量。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與德勤共同發布的《中國快遞行業發展報告2014》顯示,2013年民營快遞的業務量占比已經達到了中國的79%。
專家指出,中國快遞業向著城鄉無差別覆蓋、區城平衡式發展、海內外市場通開轉變,將成為今后商貿物流業發展的一大看點。
專家提醒,面對新的形勢,包括快遞業在內的商貿物流企業除了要更多地采用精細化管理,提升信息化水平,改進經營效率外,尤其應注重提升體系化競爭能力。